5月11日下午,712班請來了嘉興市環境衛生管理處張德明主任和春明環保社會工作室的阿姨為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垃圾分類實踐課。
張主任給我們講述了垃圾分類的國內外現狀,以日本為例,他們從1972年開始,目前將垃圾細分到44類,一個礦泉水瓶他們要分成三類放入可回收垃圾桶內,而我國剛剛起步。還講解了垃圾的概念、危害、分類,讓我們明白了垃圾分類的意義:保護環境、節約資源。最后張主任給我們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我們用所學到的知識,發明一些東西,來對垃圾進行有效處理。
接下來進入垃圾分類互動環節,春明環保社會工作室的阿姨拿出她已準備好的各種東西讓我們每位同學一個一個上來投入到4個垃圾桶里,我們投放的同時春明阿姨進行解說。以前,我們都以為電池是有害垃圾,沒想到堿性電池是無害垃圾。不用的鉛筆我們以為是可回收垃圾,但屬于其他垃圾。酸奶盒喝沖洗干凈了屬于可回收垃圾,不沖洗干凈就屬于其他垃圾。圓珠筆不用扔掉時要拆開來投放,筆筒是可回收垃圾,筆芯是有害垃圾,穿舊的外套是可回收垃圾,而帶舊的帽子、穿過的襪子、內衣是其他垃圾。
這是一節生動有意義的課,我們感觸良多:“垃圾是放錯了的資源”。通過這次學習,我們對垃圾進行分類投放的社會使命感更強了。我們決心從自身做起,不亂扔垃圾,對垃圾進行分類投放。我們還要在家庭、小區里進行宣傳,讓周圍的人知道垃圾分類投放是國策,教他們對生活中的一些垃圾進行分類。本周日我們班沈子軒和李坤楊就參與到社區垃圾分類宣傳活動中去了。
通過我們的實際行動,以小手牽大手,以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以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




|